公文是谢安发来的。
太傅郗鉴、司空陆玩,居然先后在一个多月内去世。
郗鉴原本就比历史上寿命长了近三年,而陆玩也是六十多岁,似乎去世年龄跟历史上差不多,在这个时代,能过六十岁就算寿终正寝了,倒也不算奇怪。
但是郗鉴和陆玩一去世,三公只剩何充一人,权力一下子出现了真空。
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司马珂被围在东燕城的时候,自然无暇顾及南方的政局。在众北方士族官员的推动之下,诸葛恢和蔡谟两人被荐举为三公。而司马衍经过一阵深思熟虑之后,终究是答应了。
因为,王导、庾亮、郗鉴、陆玩等人相继去世之后,的确已经没有人的威望能与蔡谟和诸葛恢两人相比。谢安过于年轻,拜为中书令也是极其破格了,而谢裒、纪友两位卿也威望不及此两人。
蔡谟与诸葛恢、荀闿并称为“中兴三明”,又与郗鉴等八人并称为“兖州八伯”,被拜为太尉。而诸葛恢也是“中兴三明”之一,被拜为司空。撇开北方士族支持不谈,就论名望,的确是这两人最高,也算是名至实归。
于是,地位等同宰相的三公之位,又全部回到了北方士族的手中。三公之中,诸葛恢和蔡谟两人对司马珂一直是极其敌视,而何充也是摇摆不定,很显然朝廷之中的形势已对司马珂极其不利。
诸葛恢和蔡谟两人一上台,又立即荐举司马勋为龙骧将军、都督中央军事,统辖所有京师兵马,这两个官职在一起,正是当初司马珂所担任的官职。
同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很显然司马勋已经与诸北方士族联合在了一起,而且诸北方士族的用意,颇有扶持司马勋与司马珂对抗的意味。毕竟司马勋也是宗室,而且也是武勇过人,颇有领兵能力的将才。
这样一来,整个朝廷中枢的军政大权又全部落到北方士族手中,如同王导在世时一般。而司马珂倒是有点像掌控藩镇重兵的庾亮,与北方士族分庭抗礼。
就连谢安这个中书监之位,纪友的廷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