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很坦然地说道:“宗元帅,小子知道你对我还不太放心,但我也没办法给予太多解释,还请你相信我。现在最要紧的不是这些,而是国之大事。我觉得,宗元帅应该马上扶持太子登基,并让太子诏告天下,广招勤王之师,准备收复东京。东京收复了,天下人就看到了希望。”
王晨前面几句话宗泽似乎没特别留意,但后面建议他扶植太子登基的话,却是重重地敲击在了他的心里。他原本以为,大宋的宗室子弟除了康王赵构外,其他全都被金人掳走了。大宋不可一日无君,既然道君皇帝和靖康天子已经成了金人的俘虏,没被放回来的可能,那天下间唯一能继承帝位的就只有幸免于难的康王赵构了。如今的赵构手中握有重兵,可以说大宋残余的大部军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拥立其继位为君,这是许多人在靖康之难后自然而然想到的哪,宗泽也是如此。
有不少有呈文到赵构那里,期望赵构能登基称帝,主持大宋事务。宗泽也已经写了拥立康王登基的请命文书,只不过还没令人送出去而已。拥立康王的文书虽然没送出去,让宗泽有点庆幸,但心里有了拥立康王的念头,并且也为此做了准备,却被突然间出现的太子赵谌打乱了。做出决定的事必须得改变,所作的布置必须做出调整,而且要调整的事关系太重大,他的仕途、前程、身家性命搭进去都有可能,甚至天下会因此起更多的纷争,大宋会起内斗,他怎么能不心生顾虑呢?
如果现在的康王赵构不是手握重兵,没有很多的大臣及将领拥戴其上位,那宗泽就不会有顾虑了,不需要王晨的提醒,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拥戴太子赵谌,并马上为此做准备了。
但王晨说的又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不可能反对,也不可能将自己的顾虑说出来。毕竟现在的王晨只是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物,即使是同乡人,也远没有到那种可以非常信任的地步。
“你说的不错!”宗泽最终点头表示认同,没多说什么,也没深究王晨的身世问题了。
宗泽对他的提议不置可否让王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