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裹胁下向隋军无耻投降,本就兵微将寡的太原军再遭重创,彻底失去了在隋军主力面前的还手之力。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和长子李承宗、次子李承道也没能逃过汾水,失散在西城中死活不知。但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太原军可以轻松支用五年以上的粮草储备全在西城,随着晋阳宫和武库一起落入隋军之手,太原东城则因为城郭较小和受敌面大的缘故,被太原军当做了随时可以放弃的缓冲地使用,并没有囤积过多粮草,即便紧急转运过来了近万石粮食,再加上民间存粮,也很难让太原军将士支撑三个月以上。
此外,在守城战中十分重要的弓箭与火油等物东城也囤积不多,要不了几次大战就有可能耗光。所以当看到连接东西两城的木桥在烈火中轰然倒塌的时候,李建成固然是痛哭出声口吐鲜血直接昏迷过去,殷开山和杨文干等太原军将领也是愁容满面,知道自军这一次不但是再也打不过隋军主力,还连耗都已经耗不赢隋军主力,除非突围逃命,否则全军覆没已经成了定局。
与哀鸿一片的太原军截然相反,隋军这边却是兴高采烈欢声震天,原因固然是成功夺占西城和重创太原军,更重要的是隋军将士还成功拿下了太原守军的主粮仓,彻底解决了雀鼠谷粮草运输艰难的棘手问题,这场大战就算再打上一年两载也用不着再为粮草问题担心,所以即便是因为太原军顽强抵抗遭受不小伤亡,隋军文武都认为这样的代价绝对值得,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占了大便宜。
不过,最为欢喜高兴的还不是隋军将士,而是以李二和李元吉为首的李氏宗族成员,尽管在投降献城期间李氏宗族死了三个成员,尽管好几个李氏宗族在逃亡期间受了不轻的伤,也尽管陈丧良并没有立即接见他们,但是有李靖代表陈丧良下令善待他们对李氏宗族成员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这也是信用好的好处,陈丧良此前对投降者的一律善待并且择才重用已经建立起良好信誉,所以这次立下了大功的李氏宗族全都相信,他们在陈丧良麾下绝对比在李建成麾下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