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挺结实,可以防御。关键是这房子有后门,出去就是一条小胡同,不长,大约10米,胡同出去就是大街,真要有事,只要出了胡同,往人群里一混就很容易脱身。现在还没发现密室或者地道什么的。估计不会没有,慢慢找吧。”
“都没事了吧,没事去逛逛去。现在还没夜禁。”许朗提议道。
宵禁令在古代很普遍,在明代改名叫夜禁。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为古代的一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也就是说,晚上7点多钟就不能出去了。而古人的吃饭时间是比较早的,许朗他们吃完了饭也不过刚刚5点。
4个人揣上了2把手枪,把步枪和手雷找了个地方藏好就大摇大摆的出门去了,出门前孙天昊特意和海福打了声招呼,说出去逛逛,半个时辰就回来。
明朝末年的琼州府城已经相当的繁华,自古便有“七井八巷十三街”的说法。东片区聚集州府衙门、县治、府学等机构,府城西片,则以生活、商业为主。位于西门外的马鞍街是颇为兴隆的一条商业街。穿过马鞍街向北是绣衣坊。专售带有刺绣图案的生员、秀才等服饰。这条街巷聚集众多秀才在会馆中求学。“七井八巷十三街”中,每条街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许多街巷里坊更因居住过那里的人而闻名。达士巷便因有明代工部都水司主事郑廷鹄、岭南巨儒钟芳等名流乡绅而得名;朱桔里,则出了海瑞。作为海南文化中心,琼州府城的儒雅之风熏陶了无数的文人豪杰。“一里出三贤,五里三进士”便是对这个时期府城人才辈出最贴切的形容。
许朗等人的住处就在西片的商业区。几个人出得门来,慢慢的闲逛着。
孙天昊站在一个店铺前,翻看着货物,嘴里却在低低的用普通话问道:“发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