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走了快2天了。”
“快了,今天就能到。”丁老三也擦了一把汗,“这鬼天气,还这么热。”
叶孙全是丁老三的姑表弟,今年刚30岁,原本是福建的一名军匠。明朝的匠户,军户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匠籍、军籍是不得应试跻于士流的。匠户的劳动是无偿的,嘉靖四十一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匠户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可如今是大明末年,匠户的征银越来越多,一个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造成大量匠户逃亡。福建一带目前海盗猖獗,郑芝龙接受明朝招安之后同李魁奇,钟斌,刘香打的不亦乐乎。叶孙全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了,便带着一家人来到崖州投奔了表兄丁老三。
这叶孙全挣钱的本事不大,但捞佛的肚子争气,孩子是一个接一个地生。本来是多子多福,可叶孙全还没到可以坐享儿孙之福的时候,眼见叶大等三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叶孙全每天都在为全家的七张嘴忙碌,却连个温饱也混不上。这次丁老三回去和他一说榆林湾要募工的事,叶孙全愣了半天也不敢相信,全家管吃管住,5天一顿肉,还有1钱银子的月钱,这是祖上显灵了还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但丁老三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连一向威望很高的李爽都挨家挨户的询问,而且去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先按人头发了5分银子的安家费,连叶孙全还在吃奶的孩子也有份。叶孙全把心一横,收拾了家当,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带着一家人跟着李爽向榆林湾出发了。
这次在银子的刺激下,李爽一共招募了50多个人,拖家带口的就有20多,加上李爽的手下,一行百余人推着小车,挑着粮食,铁器,棉布缓缓的向榆林湾行进。李爽这次把家底都拿出来了。既然许朗答应了把整个琼州的精盐全部交给他一人经销,他也就投桃报李,大量购进了榆林湾需要的东西。只是对许朗的这个委员头衔,李爽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