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侍女连忙应诺,碎步离去。
......
南城内,一处远离街道,极为僻静的城墙脚下。
此刻,正有一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昂首而立。他单手缓缓抽出腰间修长的横刀,单刃之上寒芒闪烁,隐有血腥气味。
显然,这把闪烁森森寒芒的长刀,不知饱饮过多少鲜血!
残风卷,长衫猎,抽刀垂影嘲天噱。
少年正是茶楼内的许恒轩,许少将军。他出生在燕国沙州,许家。
许家世代军伍,男子十一便要亲赴战阵,经受血的洗礼,活下,方为男儿大丈夫。
其一门为燕国征战平定四方,屡立战功,其父亲更是战死于内乱平定之役。时年,徐恒轩刚满十岁,便接过了父亲的这把横刀,奔赴战场,追随祖父左右。
上一次赵燕大战,许老将军旧创复发,加之年老,未能率军出征,故而得以幸免。然而许家未灭于国战,却因燕国内部政见不合,而惨遭灭门。独许恒轩一人,因族中部将死士舍身相救,方逃出北地,来到了赵国。
经此灭族之难,年方十三的许恒轩,已看透了朝堂之上的肮脏,恨透了那些腐臭的王公贵族。虽说许家之人向来流血不留泪,但经历人生巨变后的许恒轩,在逃离的途中,他望着那茫茫泪孤海,亦留下了泪水。
许家一门忠烈,忠心何惜?烈魂何安?家在北,可望无归,孤身苟赴赵。
他终于明白了祖父曾说过的话,‘北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武霸一时;南地种君子礼义之魂,德胜天下。’
所以,他想来南地看一看。看一看祖父口中的君子之国;感一感这德胜天下的魂在哪;听一听那被南赵亿万君民歌颂的才子佳人情义。
可惜,现在的他...已经没机会如愿了。
望着对面站立如松的三个身影,他双手握住了手中的横刀。这,是父亲留给他唯一的期望...。今天,它要对北人刀兵相向了,也许自己也会在它的锋锐下,拥抱黑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