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考察,那冰峰在姐姐农场的大米收获时,终于决定收购一家小型米粉加工厂。由于在收购前,他们已经在米粉厂中熟悉工厂的日常运作长达一个多月,所以,收购后,他们对工厂的管理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那冰峰收购的米粉厂规模不大,每年只能消化二、三百吨大米,可是作为生意的一种探索已经足够。如果试验成功,那冰峰准备慢慢把米粉厂的规模扩大到每年消费大米过千吨。现在姐姐农场的大米产量大约一千五百吨,自己可以消化掉三分之二,就能够大大减小大米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
受到那冰峰的影响,那姐姐也开始进军粮食加工业。她也像那冰峰一样,在当地收购了一家现成的豆制品加工厂。她用自己农场出产的大豆生产豆浆,豆腐和其他豆制品。一年下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使大豆这一块的利润一下子翻了一倍多。
根据韦玉瑶提供的线索,那冰峰开始去了解粮食期货市场。很快他就了解到,只要在期货公司开设账户,并且存入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就可以在交易时段进行粮食期货买卖。可是,不幸的是,现有的粮食期货中,有小麦,有大豆,就是没有那冰峰最希望有的大米期货。
那冰峰手中还有当年没卖完的大豆,于是他开始观察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差异。吕中娆是大学生,她学过高等数学,对根据过去价格的变化,用数学方法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非常有兴趣。于是她每天跟着那冰峰坐在电脑前观察大豆期货价格的变化。
吕中娆很快就领悟到利用期货来保证自己公司大豆销售利润的方法。她告诉丈夫,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而且差价高于期货买卖的手续费加上未来几个月,货物价值产生的利息,这时卖出期货就能够锁定利润。因为无论以后大豆现货的价格如何变化,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大豆都能以合约中约定的价格成交。
那冰峰问,既然现在卖掉大豆能够获得差不多相同的利润,为什么还要通过期货市场等几个月才卖呢?吕中娆告诉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