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一排密集的子弹。
冲过了一道又一道“死亡线”明军骑兵,眼看着就要接近义军炮兵阵地,不意竟被义军火铳手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对,这鸟铳声不对!”经验丰富的明军边军骑兵顿时发现了问题。
这时代常用的三钱鸟铳声音更为清脆响亮,而义军徐全部火铳手所用新式鸟铳声音更为沉闷有力。
那骑兵话音未落,果然身边就有三五千跌下马去。
原来明军边军人马俱甲,普通三钱鸟铳、鲁密铳有较远距离很难击穿铠甲,形成有效杀伤。
当初“壬辰之役”,明军就常常“仗其四蹄”,践踏倭阵,让以鸟铳手见长的倭寇无法可施。
只是“壬辰之役”发生在万历年间,而如今却是崇祯年间。
两者前后间隔三四十年,无论是战争模式,还是战争对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昔日犀利的三钱鸟铳,在徐全麾下装药七钱、装弹一两的新式鸟铳面前什么都不是。
“不好,贼人鸟铳好生犀利!”眼见着身边队友人仰马翻,原本凶悍的边军精骑不由生出了退意。
“退无可退,唯有尽忠耳!”明军把总一看这形势,立即捕捉到士卒动摇的心态,连忙鼓舞道。
这时代战争模式已经和冷兵器时代截然不同,骑兵冲击步卒最大的损伤就在双方接战的最后一口气上。
如果这个时候退却,那么先前被火炮、火铳造成的造成的伤亡,全都毫无价值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笼罩在义军阵地的硝烟消散了一些。
明军骑兵隐隐约约能看到义军营地的动向,而与此同时义军也同样看清了明军骑兵的动向。
站在高处的瞭望手再度大声的汇报起敌人的距离:“敌距五十步!”
“左右翼火炮点火放炮!”炮营指挥官下达了最后一道属于自己的命令。
“嗵嗵嗵!”更猛烈的火炮声响彻了起来。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