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集聚大部人马,对义军发起了进攻。
所以,这次双方不期而遇之后,三人商议使宋统殷担任中军统帅,张道浚担任左军统帅,王肇生担任右军统帅。那宋统殷虽然指挥能力不行,好歹也是一方大员,坐在中军压阵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张道浚虽然练兵水准一般,却最为擅长火器,因此他用来防守义军凶狠的“闯营”最为合适。这番闯营多次冲阵,果然都被张道浚西洋炮、弗朗机一顿猛烈的射击,给打退了回来。
至于王肇生则是三人之中最善长用兵之人,所以列阵之初,便携带了大量火器和预备队,准备一举击破一举左翼,席卷义军大阵。其中包括了一队使用小型臼炮“飞蒙炮”的火器队,便是为了击破义军左翼而准备的。
只是官兵不曾想到张顺自从制成火炮以来,多次靠其立下战功,靠的就是大炮抵近射击。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无论义军中的“紫金梁”部还是“闯部”都是经久战阵之卒。
虽然在战斗中经验越来越丰富了,但是士卒也越来越油滑了。毕竟性命只有一条,拼没了,也就什么都没了。所以他们打起仗来,看起来颇有章法,实际上给张顺的感觉便是他们距离强军就差那么一口气。
因为闯营有严刑峻法,看起来战斗力还好一些,而那“紫金梁”部伍就更差了。
彼时义军看起来都是这个样子,大多数官兵就更不要说了。基本是都是“闻敌而逃者为下勇,见敌而逃者为中勇,接敌而逃者为上勇”的货色。
这也是张顺喜欢用大炮抵近射击的原因之一,短时间瞬间杀伤大量官兵,给敌方造成心理震慑。然后趁官兵士气低落的时候,拼死冲锋,一举击溃敌方阵型。
那张顺麾下本来就是老实巴交的百姓,特别是在孟津募兵的时候,招募的大多数士卒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心思单纯,受到评书戏曲影响,只道是天底下打仗都是你死我活,是以敢打敢拼。
特别是那张三百本来力气就大,手中重达二十斤的三尖两刃刀挥舞起来,无人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