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
最后夏渊明点了点头,说道:“太傅大人所言有理。”
“太傅所言我也赞同。”杨一清道。
“我也甚觉有理。”李东阳道。
如今六个顾命大臣之中,有三个已经表示支持江夏,再加上江夏本身的一票。所以是战是和的选择,基本已经没有了悬念。
那么此刻问题来了。既然是战,那应该由谁领兵出战?领多少兵马出战?
这里面的问题那就牵涉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明大约有兵力七十万,主要分地方和京营两部分。地方兵马戌守一方,没有特别的大事一般都不会轻易调动,否则就有拆东墙补西墙的嫌疑。
那么如此一来,要调动的肯定就是京营兵马。
京营总共兵马有多少?除去锦衣卫,顶天也就二十万兵马左右。这一次去驰援西北边关,至少得带十万兵马。
选谁当主将,基本就意味着这个人将控制京营半数兵权。
比如此次出兵主将,任命的是杨廷和一系的人,那么杨廷和对于兵权的掌控将更进一步。如果是江夏一系的,则意味着江夏正式入手大明兵权。
所以当杨廷和也点头承认,“确实该战”以后。六人谁都没有先开口提领兵主将的事,整个乾清宫的氛围显得有些诡异。
江夏心目中的人选有两个,一是高甲。毕竟他曾经是正三品指挥使,领兵打仗的能力相当不弱。不过这基本上就只能想想而已,毕竟现在高甲只是正六品官职,不可能担任主帅。
而另外一个,江夏目前觉得最有可能成功之人选,那就是与他颇有交情的王守仁。毕竟他是王琼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领兵的能力江夏也是亲身经历并目睹过。人品这些,江夏也很信得过。
所以江夏心中暂定此人,但为了避嫌也就不动声色,等待王琼先提及。
众人沉默了大约几分钟的时候,最后杨廷和却先开口了。他淡淡说道:“既已决定迎战,那由谁领兵,诸位还是共同商议一下吧。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