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黑影挥动着画笔的手臂。
那属于老年人的半截干萎手臂,仿佛正经历着返老还童的奇迹。
老年斑已经完全消失了,骨骼与肌肉变得粗壮坚实,皮肤也恢复了紧致,挥笔的动作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有力。
那只手臂飞快地穿梭于黑暗与光线之间,指间的画笔也在不停地变幻,时而以粗排笔泼洒出大团色块,时而又以尖细的笔锋勾描着线条。
光束中的女子眼神迷离,仿似沉醉在美梦之中,并未察觉她的两鬓已然渐生华发,牙齿一颗颗地松动、脱落,双颊也一点一点地凹陷了下去。
松驰的皮肤开始与内里的肌肉脱离,垮塌了下去,而她的手臂则经历了一个由细弱变粗壮、再由粗壮萎缩干瘪的过程。
约五分钟后,画布上的肖像画已然接近完成。
艳蓝、深红、嫩粉与柔黄的大团色块,以简洁而毫不犹豫的线条切割开来,再与重重叠叠、层次分明的阴影糅杂,呈现出极其鲜明的印象派风格。
然而,在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的印象派画作的左上角,那光束最上方隐秘的一隅,却有一只明亮的、小鹿般的眼睛。
那是以最为细致柔和的笔法,精心描画出的少女的眼眸。
精致、细腻、温柔,就连那眼神中隐约流露出的一丝惊恐,以及眼睛四周一根根浓密漆黑的长睫,亦描画得极为真切。
在这只眼睛上,能够看出作者极为纯熟的新古典主义绘画手法,那一隅角落亦洋溢着的和谐与秩序之美,与整幅画作的抽象风格截然不同。
然而,作者却以其极为雄辩的个人风格,将那种不协调的感觉,强硬地给削弱了。
如同红月悬挂在开满向日葵的丛林上空,剧烈的视觉冲击,让画面并不显得违和,反倒有一种奇幻的瑰丽之感。
这一刻,光束中端坐的女子,已然变成了垂垂老妪。
她的白发稀疏而柔软,无力地从呢帽下垂落了出来,两只手臂干萎得只剩下了一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