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高尚的道理,一旦与‘趋利避害’这四个字相左,便唯有粉身碎骨一途。所以,必须让行善者得其利,作恶者受其害。如此一来,久而久之,普渡自成。”
说到这儿的时候,玄奘微微侧过脸,望了猴子一眼,自嘲地笑了笑,道:“趋利避害,乃是天性,不可超脱之物。若要强加更改,无异于螳臂挡车。所以,只能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那不就成了老君的无为之道了吗?”
“其实这也没什么关系,在普渡大义面前,又何须在乎门户之见呢?既然如此,那便借力吧。借力打力,若能打出一片极乐世界来也好。可是……贫僧错了。老君心无旁骛,才能施行无为之道,贫僧,却是有执念在心的。也正因此,才最终导致了如今的结果。这世界的风云呐……人心不足,蛇吞象。”
猴子悠悠道:“想不通可以慢慢想,我又没逼着你?实在不行,咱走慢点呗。”
玄奘静静地沉默着,凝视着远处溅起的水花。
“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不知道。”
猴子缓缓转过头来,瞧着玄奘道:“我不是问证道的事,我问的是你现在所做的事。诵经、禁食、劳累,还冒雨……你这是打算干嘛?”
玄奘又是摇了摇头:“也不知道。”
“你没病吧?”猴子又是哼笑了出来,伸出手去摸了摸玄奘的额头,有些无语地说道:“不知道你还这么玩?怎么个意思?”
玄奘依旧摇头。他抬起自己的手掌,借着身后屋里透出的微光细细地瞧着,瞧着那被孩子咬出的伤口,瞧着那刚结的疤。
许久,玄奘轻叹道:“贫僧在感受,众生之苦。不过区区一咬,便已经是锥心的痛楚,大战中的死难者感受到的,又该是如何呢?不过是一个昼夜的辛劳,困顿,一个昼夜的禁食,便已经疲惫不堪……这茫茫世间的人们,又是如何感受呢?贫僧先前那般做,是因为贫僧,还是不懂众生的苦啊……”
说着,玄奘竟笑了出来。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