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已经以此为题,编出了数万字的长文案,勾划起他们脑中的“后续炒作路线”。
几个新晋入行的小花、小鲜肉也意外发现了他们的好机会。
一时间什么妖魔鬼怪都跳了出来,大爆自己与路远之间不为人知的关系。
不过这些都只是外行凑热闹,暂时占不住主流。
而那些内行之人则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两场比赛本身上。
一时间,奥运未至,运动话题却第一时间占据了媒体主流讨论区。
【我从五岁开始练球,在省队做了十年陪练,到现在还是打不过省队的一个普通队员。现在就连技术动作都没有一个随便找来的路人标准,这年纪还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跑去学那些戏子的东西了?他的教练是谁?可真是暴殄天物!】
【看他的技术这么全面,不可能不是科班出身的吧?可是哪家的教练会让孩子这么乱学的?因材施教,不懂吗?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
【是啊,这种天赋要是专注一种打法,拿到历史最年轻大满贯都有可能,到时候咱们在国际比赛上不就多了个双保险?】
【咳咳……两位老大!人家可不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啊。能跟范冬打成平手的,还能说是不精?】
【是啊,我仔细看了五六遍视频,总觉得这小子是不是故意手下留着分寸,没拿出杀手锏……】
【你也有这种感觉?我还以为是我出现幻觉了……】
【唉,太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你们看了没有?已经有人扒出来了,人家是中戏毕业的,根本就看不上咱们体育圈。】
【那能怎么办,当运动员又不一定赚到钱,人家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段有身段,干嘛在这行里死磕呀?死磕的还是乒乓球,典型的狼多肉少。】
【唉,可惜这么多优秀的乒乓球人才,匀两个给男足和男篮啊……】
【橘生淮北则为枳,就算真有天赋到了那个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