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兵划归为总参二级部,并对军、师级领导班子进行大幅调整。
1983年,军委成立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5名开国上将我负责召集,这意味着军衔恢复工作正式启动。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军衔办。
军衔办成立以来,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最高军衔是什么!元帅吗?显然不合适!大将?这个好像也不行。到了80年代,在战争期间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不少已经离世,在世的年事也已高,不在授衔挂帅之列。当时在位的军以下干部大多都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军功无法与战争时期的将领相提并论。因此起草《军官服役条例》时,许多人不主张设高衔,也就是不设元帅和大将。
最后,最高首长一锤定音:和平年代,军衔最高设到上将!
于是,军衔办就有了美学的目标,:取消元帅、大将和大尉军衔,军官军衔设置变成3等11级。
不过即下来,还有一个难题--地方上的党委第一***要不要授军衔?地方党委第一***不再授衔在讨论军衔问题时,军委接到一位老将军的电报,建议凡是地方党委***,如省(市)委、地(县)委第一***兼军职的都应该着军装,言下之意亦可授军衔。
如果这样做,行吗?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军委领导的重视,这个首长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召开在京各大单位(总部、军兵种、院校)等负责干部会议时说:“我们要考虑到地方干部流动性大,省(市)委、地(县)委的第一***,他们的工作常有变动。例如,把他们从省委、市委或地委第一***改任党的某一部门或政府机关工作时就不兼任军职了。他能把军衔带到这个部门吗?对这个问题,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地方党委***不兼任省区军区、警备区、军分区、县武装部的政治委员,只担任同级军区、警备区、军分区、县武装部的党委第一***,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委会议解决当地党、政、军、民的协作问题。因此,地方党委第一***不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