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良苦用心。
因为若是用走马观花的眼神儿去看待当今党的干部们,这些党的干部们倒也算是都能够说得过去。
毕竟这些党的干部们还都踏踏实实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之上,用百姓们喜欢说的话来讲,那叫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咋地也还有些疲劳嘛。
但是,要是用党的标准来严格地审视每一位党的干部,则问题就大了去了。
在党员干部队伍之中,拉帮结派者有之。贪图享乐者有之,削尖了脑袋要往更高位置上爬者,也不乏其人。
更为严重的是,党的干部们,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极度匮乏,而封建的余毒却总是在脑袋里泛滥,对于资本主义的享乐思想、权贵荣耀等毒药的侵蚀,缺乏根本的抵抗能力。
因此,当林海丰提出和主张开展这样文化革命的时候。郑南自然也是觉得很有必要。但是,郑南却又不能不联想起在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里的文化大革命中,虽发生的种种乱象。
而当年对产生这些乱象的根源还很难理解的出来的郑南,现在却已经很明确地知道,为了不想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不少他们的曾经的亲密战友们,可是要施展出各种的手段和花招,来向他们发起反击的。
看看,在本是属于他和林海丰的那个年代里所发生的种种乱象,如今真就不出所料地全都出现在了眼前的这个世界。
令郑南还更担忧的是。他和他的那位真正的亲密战友——林海丰,却又没能将他们的伟大导师的理论水平及人格魅力,完完全全地学习到手。
他郑南柔中欠硬,林海丰却硬中少柔。
天京所出现的这个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抢先林海丰坐在他郑南面前的,一个是石达开,一个是洪仁玕。
尽管一个是有如竹筒倒豆子,一个善于拐弯抹角儿,但郑南还是听得很明白的,不管是石达开还是洪仁玕。都已经把各自的屁股坐在了所谓的天京农学院的“不懂事的”学生们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