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追求,但人人的心里却又时刻牢记着自己对社会还要拥有着一份崇高的责任的世界。
这才是一个拥有着真正的契约精神的世界。
于是,林海丰和郑南无限感慨地看到,本是出现在他们曾经的那个世界里的很多事情,竟然已经被眼前的人们所“复制”。
为了彻底解决始终困扰着全县几十万民众的饮水和农田灌溉的这个大问题,一八六三年二月,林县数万的官员和群众一齐上阵,开始了要打穿太行山,将漳河水引进家园的轰轰烈烈的伟大民生工程。
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决定要成立一支凌空除险的“排险队”的时候,副县长武文成挺身而出。
这位曾经在光复中华的伟大战场上身负过两次伤的红军退役老战士,以当年因生计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攀山越岩采集草药时所练就的身手,又奏响了他人生之中的新的英雄乐章。
一八六四年六月五日,当绳索捆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的武文成再次飞崖下崭,凌空排除险石的时候,不幸光荣牺牲。
传说在北宋年间。为抵御南犯的金兵,宋朝的军队进驻了山西昔阳的虹桥关。
于是,两个曾经铭刻着大宋边兵足迹的营寨——大的大寨和小的小寨,并在历史长河的翻卷中。最终造就了两座小山村。
而正是在这座预言中的愚公曾经想搬走的太行山的深处,大寨村的人们,竟真的与愚公移山相似,将那因长期的风蚀水切而变得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恶水。开辟成了有着层层绿油油的梯田的美丽家园。
“农业学大寨”,这已经不是谁的肯定和表扬,而是大寨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真真正正地为全国的农业展,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而这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壮举,其真正的动力和源泉,毫无疑问地就是来自于平等和公正之下的契约精神。
作为红军远征军总指挥的陈玉成,自然也时刻牢记着他与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民众们之间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