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有丝毫的证据能够证明,兵临城下的石祥桢确实曾与莫斯科城内的诺巴夫斯基们有过任何的联系。
这种巧合,或许只能说是纯属一种天意。
于是,种种的因素加在一起,终于促成了诺巴夫斯基们的构想的实现。
莫斯科城内原有所谓内线集群各部纷纷被尼古拉大公轰出了城,而被他选中留下的那支用来警备城市的,莫斯科沙俄军集群中唯一一支还算得上是枪弹皆足的精锐部队,偏偏选中的又是完全受控于诺巴夫斯基们的武装——“莫斯科师”(该师之所以能够戴上“莫斯科师”的桂冠,也完全是出于亚历山大二世沙皇政府军界高层对太平天国工农红军的盲目仿效。由于在太平天国工农红军当中,类似“长沙师”、“岳州团”等等的在战场上功勋卓著的荣誉师团那是相当的多,于是,沙俄的军界高层照方抓药,不管不顾地对麾下的师团乃至军团也是一通的乱封)。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一八七一年九月九日午夜,守卫克里姆林宫的卫队被突然涌来的“莫斯科师”官兵缴械,睡梦中的尼古拉大公成了一个捆得结结实实的粽子。
整个克里姆林宫,旋即就成了诺巴夫斯基们的“九?九革命”的总指挥部。
当第二天的阳光驱散笼罩在莫斯科城上空的浓黑夜幕的时候,这座城市的所有交通要道,都已经布满了“莫斯科师”官兵和莫斯科的市民们一起构筑起的各式街垒。
而同样又是极其巧合的是,石祥桢麾下的各路太平天国红军部队,就在九月十日的这天凌晨,也突然大举现身。
前有令人胆寒的太平天国红军的大军,身后,又有已经倒了戈的曾经的自家兄弟,本就没有丝毫勇气要打这一仗的沙俄各部,顿时放了羊。(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