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老二,则更痛快,仅仅给他养下了一个个孙女即再无他念。最后,一直盼望着能抱上个大胖孙子的老汉,还是从当兵在外的三儿子那里得到了满足,但也截止而已。
老汉当然明白,儿子们都是因为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这才不愿多生子女,从而使得他也少了额外的孙子。
于是,老汉想不通了。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眼下本是国家正急需更多的年轻娃儿扛起枪参加红军的时候,可俺这唯一的一个孙子,却又因为什么国家的政策,竟然被红军拒之了门外。
难道家里男娃儿多的人就该有人上前线去流血?
而对于人民武装部所说的那个因为孙子还不满十八岁,所以不能参军的理由,老汉则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了。
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当年跟他家的老三一起投了太平军的那个邻家娃儿,就仅仅只有十五岁。
当然,老汉还有一个更为自豪的理由,那就是他的宝贝孙子在他精心呵护下,一个十六岁的娃儿居然长出了比寻常十**的娃儿还要强壮的好身子骨。
就这样,想不通的老汉不管不顾地硬是用上了“坐地炮”的
功夫,跟人民武装部死活就耗上了。
凑巧的是,正好也来人民武装部办事的区长,撞上了这位令人民武装部的工作人员们“头痛不已”的“坐地炮”老汉。
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地想干啥就干啥,那还了得了!
区长指点着老汉,毫不客气地一通数落。
俺是在甘心情愿地送孙子上前线,为咱们老百姓的的天国流血出力,又不是想占谁的便宜,咋就了不得了!
尽管对面声色俱厉的是区长,老汉照样也敢毫不客气地予以回击。
闹到最后,还是前来接兵的红军同志出头才替这位区长和人民武装部的工作人员们解了围,同意老汉的孙子入伍。
老汉得意了。
区长却被气的一张脸如同个紫了的大茄子,并还在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