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连同这富丽堂皇的尊贵御所一起烧掉!”
望着视死如归的天皇陛下,松平容保和酒井忠义那叫一个感动。天皇陛下都做好了以死殉国的准备。咱哥们儿要是还不努把子力气,那可就真是枉为大和人了。
事实上,仅仅就在这位孝明天皇陛下说完了这句话的三天后,他就秘密离开京都跑到了江户。当然,他还可以说这绝非是出自于他的本意。而是遭到了板垣退助强制和胁迫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样,全日本上下的士气,还是他们被激励起来了。
于是,李章濂的登6人马在继续东进的途中。遭遇到了来自日本关西诸藩的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而且还是焦土似的死力抵抗。
随便一个村落。都是日军抵抗的据点。任何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或是一个看似已经瘫倒了的老翁,也都会以他们最擅长的杀人手法,成为朝军的死敌。
一路之上,不要说是李章濂攻下的那一个个村落,早就在被迫退去的日军手中化成了一片片的废墟,就连所有可供人畜饮用的水井和池塘,也是要么被投了毒,要么被抛洒了粪便等秽物,要么就是被丢进去的一具具战死之人尸体所填塞。
关西各藩顽强的抵抗,以及如此令人咋舌的“坚壁清野”方式,不仅使得李章濂部的向前推进变得异常缓慢,更为板垣退助争取到了相当宝贵的时间。
一道由大阪至松江的防线,在板垣退助夜以继日的忙碌下,终于变成了现实。
唯一让板垣退助感到有些遗憾的是,驻守在这道拱卫京都的防线之上的兵力有点问题。
由于担心朝鲜军队很可能会选择在若狭湾和大阪方向实施登6,板垣退助只得让来岛左兵卫的第三近卫军团死扎在加贺、越前和若狭等处,不敢擅动。因此,这道大阪至松江的防线所主要依靠的,除去本是用来镇守京都的近卫第一军团之第二师团一部外,其它就只能是以会津、但马、伯奢等藩的藩兵,以及前面不断溃败下来的长门等各藩的残兵和那些已经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