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弁天和箱馆山台场的日军手中的时候,可以笑对一切血腥的战场,却饥饿和干渴得只能以台场内死难同伴们尸身上的腐肉和脓血苟活的日军士兵们,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选择把那位依然死硬不改的岛田魁的脑袋砍了下来,缴械投降。
九月十四日,朝军全军缟素,并就在五棱郭的城外,举行了李载冕的火化仪式。
依照绝大多数第三军团的将领们的想法,关于李载冕军团长阵亡的消息,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让倭奴那边儿知道的。道理很简单,这显然会激倭奴们的抵抗意志。
但鱼在渊似乎根本就不想管这些。
他不仅大张旗鼓地就在松平太郎和土方岁三的眼皮子底下办起了李载冕军团长的火化仪式,当安放着李载冕军团长遗体的巨大柴堆烈焰冲腾而起的时候,他还堂而皇之地抛弃了之前的承诺,一声令下之后,就将那一百五六十个饥饿和干渴得已近半死的倭奴降兵,统统刀斩于了李载冕军团长的灵前。
站在五棱郭城堡中央那以石块堆砌而成的,安放着一门门大炮的,又被称之为隐垒的护墙之上的松平太郎和土方岁三,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一切。
虽然松平太郎和土方岁三都不通汉语,可凭借着他们的日语与汉语之间所拥有的那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他们还是从城外朝军所打出来的那一面面巨大的汉文祭奠条幅上,看明白了其中的端倪,也终于弄
明白了几天前的那个后半夜,西北的新台场方向整整响了两三个小时的激烈枪炮声的缘由。
沢太郎左卫门果然是个好汉,他不仅在万军丛中捣毁了朝军的最高指挥部,居然还能令朝军的最高指挥官一命归西!
明白了这些的土方岁三先是遗憾非常,遗憾那一晚的他不能有所作为。完了之后,就是对城外的朝军升腾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
而此时此刻的五棱郭内的日军官兵们,则是在同样的难以抑制的怒火焚烧下,烧出了誓死出城一战的炽热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