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下,朝军的一、二两个军团分别于北九州和长崎港展开登6作战。
五月四日,当朝军一、二两军团已经成功登6北九州和长崎,开始向纵深展之际,刚刚升任军团长的崔成林,又带着他的朝军第四军团从南面攻上了鹿儿岛。
尽管与对马藩一样,得不到来自德川幕府的任何支援,尽管已是腹背受敌,尽管力量对比悬殊,但在如此极度恶劣的环境之下,一向本就是以好勇斗狠的武士道精神而著称于全日本的九州岛上的各藩的藩主们,却带着他们各自的武装力量,依然进行了相当顽强的抵抗。
尤其是肥前和萨摩两藩,尽管在朝军的凶狠打击面前,他们都是当其冲,且一上来就损失惨重,但两藩的军民却坚决贯彻执行了德川幕府的焦土式抵抗策略,同潮水般涌来的朝军进行着每一寸土地的殊死争夺。
在众多的地带,所有的日军都是选择了宁愿全部战死,也绝不肯退后半步。
以下是活跃在战场上的太平天国的战地记者们的公正描述:
……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数倍于己的强大朝鲜海军,萨摩藩以其仅有的四艘双桅战舰,向朝鲜海军动了近乎是自杀式的攻击。尽管在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形下,四艘战舰最后全部变成了散落在海面上的碎片,但其所展现出来的无畏精神,却还是令人感到钦佩。
接下来的针对萨摩城的争夺战,更是异常的惨烈。
尽管在一开始的抗登6阶段,萨摩的藩兵就已遭受到重大的损失,但素以铁血而自傲的该藩却在情知危局已然不可逆转之际,并没有做出像之前的对马藩大名宗义达那样的明智之举,而是毅然选择了将抵抗进行到底。
在其‘国父’岛津久光(萨摩大名之父)的组织下,不仅是萨摩的残余藩兵,就连上至五六十的老人,下到十二三的娃娃,也都成了一个个手拿刀叉棍棒等各式各样的武器,誓要与朝鲜军队血战到底的士兵。
而浑身上下都在燃烧着炽热的复仇之火的朝军士兵,似乎也是有意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