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联合起红军大学的各位主管们,直接把报告打到了林校长的手上,坚决要求把“水下攻击器”的研究基地设在他们的海军学院之内。
闹了半天,红军大学之所以会在他们的《军事科学探索》上发表霍兰的文章,原来竟是红军大学的主管官员们搞的一个巨大“阴谋”。
而红军大学的主管们之所以会萌发起这个“阴谋”,完全都是因为东方实业舰船所的一次友好邀请。正是在这次友好的邀请之中,红军大学的官员们第一次听说了“水下攻击器”,同时又对这种“水下攻击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红军大学还很年轻,但在红军大学的主管们心中,他们的步骑炮兵各科那都早已是声名赫赫,因为从他们这里走出去的一个个红军将领们,随便提起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都足以声震海内外。
而海军学院却是初建,正处于“扬名立万”之期。
培养战将,在未来的海战之中叱咤风云自然是“扬名立万”的一条途径,但这毕竟只能代表海军学院的一个方面,而红军大学的主管们,尤其是海军学院的官员们所需要的,却是全面的声威四海的红海军的海军学院。
所以,要想打造起一个发展全面的海军学院,就必须还得要在科学理论领域有所建树。
对于红军大学婴儿期的海军学院这种“哭着喊着”要建立属于的研究机构的请求,身为红军大学校长,又一向以“护犊子”出名的林海丰显得很是“无奈”。而“无奈”之下的他,自然只能“很无奈”地去跟主管着国防科研工作的郑南软磨硬泡。
当然,“护犊子”的林海丰也绝非是毫无原则之人。这一回他之所以“实在是太偏心(东方实业语)”海军学院,原因是在红军大学随报告附上的红海军学兵们的“畅想文章”之中,他不仅看到了“潜艇”一词,还看到了与他所的真正潜艇已经是差不太多了的潜艇外形图。
在对海军学院进行了一番认真而细致地实地考核之后,郑南还是忍痛将东方实业及其舰船所的一些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