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尔堡城内的人们,恰好还都在为当天的午餐而忙碌着。
不过,巴布科夫和他的溃兵们是没有能进城去与他们的那位科尔帕科夫斯基将军共进午餐的好运气了,而是必须要接受韦以德的“邀请”,去他们应该去的那个地方,这个地方,是韦以德和他的将士们早就给一切还胆敢来卡帕尔堡起哄的沙俄鬼们准备好了的最佳之处——坟墓。
六月二十五日,通过那条一直也没有被极守信誉的韦以德封闭起来的北归之路,科尔帕科夫斯基终于完全弄清楚了他现在的处境,他周围的哈喇塔勒、乌什卡、阿克苏以及萨尔坎(萨尔坎德)等要塞,在南北对进的太平天**队的猛烈攻击下,均已全部告破,眼下的卡帕尔堡,已经彻底成了一座孤堡。
六月二十七日的下午,站在卡帕尔堡的北城墙上,科尔帕科夫斯基亲眼看到了由塔尔巴哈台方面杀来的大队太平天**队骑兵,那位韦以德将军已经足足给他留了八天之久的北归之路,这回是彻底地看不见了。
当天晚饭之前,科尔帕科夫斯基又再次接到了韦以德的来信,但这次的来信已经变得很简单,全文只有一句话,即限令卡帕尔堡城内的守军,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时之前必须无条件地出城投降
愁得连晚饭都无心去吃的科尔帕科夫斯基,在差点儿就把一头黄乎乎的卷毛全揪光了的情况下,居然终于挖空心思地想出了一条拯救自己的办法。
于是,就在当天的午夜,韦以德和刚刚凑到一起的刘昌林,见到了两个被科尔帕科夫斯基派出城来的谈判代表。
科尔帕科夫斯基的代表先是向韦以德点出:卡帕尔堡城内可还有六七千中国的百姓,其中更是不乏老弱和妇孺,而如果他们一旦决心拼死战斗到底,这些中国的百姓们就将会无一幸免。
随后,他们又表示,只要他韦将军能够网开一面,同意让他们全军安全地返回国内去,他们自然也就可以高抬一下贵手,放城内的所有中国百姓们一条生路。
当然,他们还得提出一些附加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