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先退后一步呢?
也就是把自己的鄂木斯克军团都集中至塔尔巴哈台地区,而叫那位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的鄂木斯克后备军团,全力守护伊犁河以南,天山以西的既得区域。
在彼得罗夫斯基的心里,这后一条道,似乎更好走些。毕竟如此一来,无论是他,还是那位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都可以占有背靠沙皇作战的优势。既可以跟太平红军继续地打下去,又可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太平红军谈,虽然眼下是不能为他的沙皇陛下夺得更多的地盘儿了,但至少还能够为他的沙皇陛下保住最大的现有利益。
不过,想归想,但是要真正地做起来,那还是很困难的。这倒不是因为雪太大,给他的撤军会增加多大的难度,而是这位占便宜占惯了的家伙,在心理上还需要被疏导疏导。
当然,他的沙皇陛下离着他实在是太远太远,也根本顾不上给他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做一个心理辅导。所以,眼下能够叫这位彼得罗夫斯基心态变得正常点儿的,就只有天朝红军的铁拳了。
正当郁闷在广仁城内的彼得罗夫斯基,进无可进,想退,却又很是不甘心之际,接连而至的两个噩耗,最终使他立即清醒了过来。
第一件,围了迪化十余天,尽管在迪化城下铁腕惩治了马陛等五百多罪大恶极的匪首,却并未对迪化认真地强攻过一次的林凤祥和左宗棠,在西线的刘昌林取得了布勒哈齐大捷之后,似乎对迪化围而不打的兴致也变得更浓了。
十一月九日,林凤祥和左宗棠再度对迪化城内的回暴军发出警告,为了确保天朝红军主力能够从迪化尽快地抽身,以便全力投入到驱逐沙俄入侵者的更伟大、更光荣的使命中去,限令城内守军十一月十二日之前,必须交出迪化城,或者主动离开迪化向天朝红军投诚。否则,一旦迪化城破,所有仍继续顽抗的守军人等不分官职大小,将一律都按照卖国罪,严惩不贷。
在对迪化的回暴军发出了这样的严厉警告之后,林凤祥和左宗棠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