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二八五章马桂源带着他的三万大军,终于踏上了“和平接管”西北第一重镇兰州城的“坦途”

第二八五章马桂源带着他的三万大军,终于踏上了“和平接管”西北第一重镇兰州城的“坦途”(3 / 4)

军”的弟兄们,爽快地开关放人。

马桂源带着他的三万大军,终于跨上了“和平接管”西北第一重镇兰州城的“坦途”

当最后一批“圣军”的人马涌入西固城关隘,沿着黄河南岸绝尘而去的时候,已经显得很是急于一览兰州城的诱人风貌,超越了护卫中军而与前锋马队裹在了一起的马桂源,早已经跑到了位于兰州城城北的白塔山下。

现他的眼前,虽然还是横躺着那条滚滚而去的滔治黄河,但是这里已不同于其他的别处,因为在这里有着一条横跨黄河的大桥,经由它,马桂源可以舒舒服服地一脚就能把那个桀骜不驯的黄河踩在脚下。

马桂源的眼前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了的这座大桥,就是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美称,还是始建于大明年间的大型浮桥“镇远桥”

大明洪武五年,出镇西北的大明开国元勋,曾经建造起了嘉峪关这个国防工程的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为了使黄河天堑变成坦途,在兰州城西的七里处,督建起来了黄河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桥,一举打破了“天下黄河不桥”的历史神话。

大明洪武九年,又一位大明的开国元勋,冯胜的继任者卫国公邓愈,将浮桥下移至了城西的十里处。

由于黄河水流治急,为了切实保证这座浮桥的长久坚实可靠,在邓愈的指挥下,当年睿智的建造者们又对原有的桥桩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由纯铸铁浇造的桥柱做桥桩。这些被当年的人们誉为是“将军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的桥柱,各个的高度都接近六米,而每个的重量,则更是已经达到了两万余斤

二十四艘被两道铁缆和四道麻缆维系在一起的巨舰,依靠着如此坚实的桥柱,形成了整座浮桥的主体。当船上再铺就了一块块木板的时候,一座进入冬季的冰封期可拆,而到了春暖花开之际又可以马上复原的大型浮桥,诞生了。与此同时,这座黄河上的第一桥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响亮名字一镇远桥。

到了大明洪武十八年,兰州卫的指挥杨廉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再度将这座浮

最新小说: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穿越战国成白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城南政北 探花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