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的强烈的要求,愤怒的希腊军人们包围了皇宫,迫使奥托一世不得不向民众低头。十九年后,奥托一世最终被罢黜。
如今的希腊国王,已经换成了来自丹麦,被称作乔治一世的威廉亲王。
自从希腊独立建国之后,多少年来,国内可以说是一直就不怎么太平。尤其是奥托一世登基后,为了转嫁危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版图扩张的强烈爱好,他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对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在扩张自己的疆域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去招引更多生活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希腊族人回归希腊。
当然,类似奥托一世这样的心理,现在的乔治一世也是有的。从他即位希腊国王的那一天起,希腊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照样是龌龊不断。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乔治一世才最终选择了要加入以法兰西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尽管当年在他加冕之后不久,英国人就曾把爱奥尼亚岛割让给了他的希腊,以图博取他的感恩戴德,尽管当年他的确也曾为此很感激过英国人。但是今非昔比,为了不叫那个就卧在自己身边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有翻身的机会,他宁愿得罪他曾经的英国朋友。
道理很简单,一旦土耳其这个已经塌了架的骆驼还了阳,他的希腊就不会有一天的好日子过。
另外,眼下嚣张一时的普鲁士人是什么人,那个贼眉鼠眼的俾斯麦是个东西,乔治一世和他的内阁大臣们更是都看的很清楚。
如果希腊不想重演千百年的亡国史,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只能像四十七年前的先辈们那样,拿起武器,哪怕再来一次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折腾了半天,大英帝国还是没有能把自己的脚伸进地中海半步。于是,在欧洲陆地上大打出手的同时,协约国开始把目光移向了印度洋和红海,既然堵不住苏伊士运河的出口,那就从源头堵起好了。
就这样,印度洋和红海上,同盟国与协约国你来我往,杀的昏天黑地。几番大战下来的结果是,同盟国明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