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则不仅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还已经被定位为全国几大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之一。
海河的干流自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也就是天津的三岔河口今金网桥贯穿市区,至大沽口处入海。对于支流本就众多的大肚子一样的海河水系来讲,大沽口这个入海口的嘴儿实在是太
所以,只要汛期上游的支流们一同时涨水,天津就必定洪满成灾。
据粗略地统计,从一三六八年开始到一八五八年这四百九十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三百五十次以上的严重水灾,而这其中的天津城,就曾被淹泡过了六十余次。
要彻底束缚住海河这条桀骜不驯的苍龙!
一八六零年,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吼声。
为了打好狠治海河的这场大战役,身为华北军政公署主任兼华北军区司令的秦日纲,被任命为“海河委员会”主任。在秦日纲的统一指挥下,海河流域的数百万军民,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河大方针,在全流域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治水运动。
截止一八六八年,经过了八年的艰苦奋战,治河大军先后在海河各个支流的上游,不仅分别兴建了官厅、岗南、黄壁庄、密云、岳城等大型的水库,以及许许多多的中小型水库,还植树造林近千万亩,整修梯田数百万亩,以控制水土的流失。与此同时。治河大军还开挖、疏俊了翻白新河、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独流减河等出海干道,新建桥梁数百座,并修筑起了万余里的防洪大堤。
在数百万治河大军的面前,海河终于变得老实了许多。以往海河所带来洪满灾害不仅得到了初步的整治,海河流域的农业抗旱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系列工程的兴建当中,以河北省总督兼农十年军长韦正为首的天津治河大军,还对海河的天津段进行了改造。
他们不仅在京杭大运河天津段的最南端,素有“天津南大门”“津南第一镇”之称的静海县唐官屯镇内,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