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堤岸上已经出现了伏兵,这里再出现类似地情况自然也属正常。而且基什缅科清楚地知道瑷珲城中并无更多的兵力储备,在这里即便碰上伏兵也不过就是少量的敌人而已。所以,基什缅科在一惊之余。脚步却并没有任何的放缓,而是一面飞跑,一面挥动着手里地军刀,激励他的将士们不要气馁,冲上去一举吃掉树林里的这一小股骚扰之徒。
不过,当树林里猛然又传出尖厉刺耳的号角声时,基什缅科上校可就真的慌了。他当然不知道天朝红军的号谱,可他再傻也明白,这个时候敢吹起号角的军人一定不会是少数。不仅如此,他还更清楚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干什么。所以,当眼看着暂时借以喘息之地已经去不得,他也就只能就地刹住飞快的脚步,而雪地实在是太滑了,谁被摔倒都是理所当然。
基什缅科上校后面的这个判断非常正确。白桦林中杀出来地可不是一支小股的骚扰部队,而是红五军特务团的主力。
曹伟人这个时候从北门的城楼上露出了头,不用望远镜,他也能清楚地一览整个的战场。西有坚城阻隔,另外三面全是他的特务团地人马,企图偷袭他的瑷珲的沙俄们,已经陷入了绝境。同时。他也隐隐绰绰地看到了西北方向遥对的旧瑷珲城。又开出来了一批沙俄的救援人马,尤其是冲在前面的。还有一批马队。
曹伟人笑了。这个契拉科夫将军,还真算得上是个好搭档呢。其实。如果此时的契拉科夫,会因为自己落入了“魔掌”而怨恨曹伟人事先给他布了什么局,那可真是大大地冤枉了曹伟人了。
正如契拉科夫当时在瑷珲城内所看到地情况一样,此前地曹伟人身边,的地确确就只有一个警卫营。契拉科夫应该悔恨的是,在他争取三天地时间做大战的准备的时刻,曹伟人自然也不会闲着。而且,曹伟人不仅料定了他的对手不会接受天朝政府的善意,还把住了契拉科夫的脉搏。徐子强的特务团,也仅仅是按照他的命令,昨天晚上才抵达至瑷珲郊外,只不过他们并没有进城,而是静悄悄地进入了埋伏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