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磕头兄弟唐殿魁,英年不幸,早早地却先他而去了。身捷手快,丢掉标统的那身行头混杂在降兵之中,侥幸没被对手辨认出来才免遭一劫的唐殿魁兄弟唐定奎,居然被作为送信的普通降兵,遣来了卫辉城。
其实,连唐定奎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身份早被张宗禹知道了。憋足一口气要彻底打个翻身仗的张宗禹,是揣着明白使糊涂,像面对普通降兵一样,经过一番简洁地教育之后,有意地放了唐定奎。
从唐定奎那里,吴长庆得知唐殿魁死的英勇,重围之中,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掩护兄弟唐定奎逃脱,他在吸引了蜂涌上来的太平红军注意力之后,最后选择了用那把曾经心爱得不得了的俄国造短枪,一枪击穿了自己的脑袋。当吴长庆觉着这位有着丧兄之痛的唐定奎,理应是更加平添对太平天国乱匪之仇恨,也就斗志更该坚定的时候,唐定奎却犹如一只被霜打了的茄子,哀叹起他们唐家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唐定奎成了独苗,张树声早早地也成了一根独苗,吴长庆呢?他自己也是个独苗。
这场大战才开始多少天啊,想想以前,李鸿章和洋顾问们幻想的有多好,什么只要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就会有一支又一支经过俄国人武装起来的的忠义救**诞生,彻底扭转大清目前的颓势。什么即便打起来也不怕,俄国人拥有强大的预备力量,可以随时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朋友们。可实际呢?
实际上是俄国人连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先不要说俄国人的所谓强大的预备力量在哪里,战事一开始,派驻忠义救**的俄国顾问团居然没有一个人在前线,而是都还聚集在卫辉城中花天酒地。当然,吴长庆知道,顾问团被聚集在卫辉,也不能全怪人家贪图享乐,毕竟这是李鸿章耍弄的一个招数。为了拯救那位被软禁起来的太后,李大人是假借招待,其实是软禁了这些顾问们,隔绝他们与京城联军总部的联系。
可当顾问们的软禁一解除,吴长庆奉了张树声的指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