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弃文从武的刘岳昭的这几年军旅生涯,那可真是颇富传奇色彩。
当年由于被曾国藩遣去广州购买洋炮,恰恰又因为水土不服延迟了归期,刘岳昭带着留下来照顾自己的两个兄弟,从而躲过了湘军覆灭所带给他们的本来应该有的厄运。当然,也就缺少了对那种凶猛激烈大战的理性及感性认识。
虽然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兄弟三人追随胜保大军东奔西跑了一些日子,毕竟能力和实力都有限,有了忠义救**这张王牌的胜保,并没有、也不可能会把他们这些“乌合之众”放在独当一面的关键位置上。
这样一来,在刘氏三雄自叹英雄毫无用武之地的那段日子里,也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大战锻炼,净跟在大军后面忙忙叨叨做些类似保卫仓廒、站岗放哨查个路引什么的事情了。不过,大事没做成,大的惊吓自此开始倒是没少挨。能从太平军的大口袋里钻出来的人,所受到的那种惊吓,估计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出来的。
胜保大军从皖北逃窜至豫南,最终遭到全军覆灭的悲惨境遇之时,刘氏三雄正是因为不受胜保的重视,再次躲过了一场浩劫。接着,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又以巧妙的化妆术,在洛阳大战就将进入到太平红军大举攻城阶段之际,装扮成了穷困潦倒的三个哑巴,破衣烂衫,每人抱着一个带泥的生土豆子一通的狂啃,居然混杂在逃难的百姓之中,从被围得“苍蝇都不可能飞出去”的洛阳成功脱逃。
真是机缘巧合,连屁滚尿流的终于逃上了黄河北岸,尽管整夜做噩梦却是对太平红军恨到了腔子里的刘氏兄弟都没想到,当他们那些被掐头去尾,经过加工过了的“三年英勇壮举”一递进忠义救**的招兵事务衙门,一下子就得到了发誓要与李鸿章唱对台戏的绵洵的极大赏识。
忠义救**需要富有战争阅历、又具有高等级文化水平的将官,尤其是他们又是李鸿章所不愿意笼络的湘籍子弟,这种人要是笼络到自己的麾下,那是再好也没有事情了。于是,翘首盼望着能被忠义救**收纳,解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