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动员城内百姓分成男女两处,分别集中在东、西两城门外花费的精力较为大些之外,董福祥搞的这种甄别还是件说起来很简单的事情。
既然陕暴们都混杂进了当地百姓的家中,那好,无论男女,各自将家中住址、人口、姓名交代出来,两下一核对,假的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当然,也有例外。
马丘氏本来是由固原丘家远嫁到宝鸡去的女子,其实,说是嫁,还不如说是被卖更合适。但人穷志短,也只好如此。虽然未出阁前的马丘氏还是个汉人,可出阁之后,随着男人家的习俗,她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了木头就只能抱着走的古训,当然也要求她这样做。由于自小出身在穷苦人家,又磨练的她不仅仅能够吃苦耐劳,还心灵手巧,贤惠勤劳的她在婆家内外颇受赞誉。即使她婚后多年也未能给身为独子的男人家中增添个一男半女,却还是得到了饱尝实惠的公婆的垂青。
在等待甄别的女人堆里,勤劳善良的马丘氏又一次在显示着她的独特之处。她不停地帮这个大姐哄哄孩子,替那个大婆揉揉腿,用她那极富温暖的语音,提醒着每一位她能够接触到的女人们,“男人们不容易啊,这都是咱的精血,能够多保住一个就争取多保一个下来,就是真主知道了,也会在天堂里祝福你的……”
在进行着这一切对抗天朝活动的马丘氏,难道就没有听到前面不停地在宣读的天朝惩治公告?难道她就不怕因为“藏匿陕暴拒不坦白者将承担连坐”?
呵呵,不知道就里的人还真想不到,马丘氏就是不怕这些。为什么不怕?她的脖子硬?不是,是因为她有前车之鉴。
当初天朝红军刚一出汉中,马丘氏的男人就奋不顾身地投身到了了回暴军的行列。由于迫于天朝红军的巨大武装压力,宝鸡回暴军一路撤退,其后又并入了任武的大军之中,直至最后撤进固原。
宝鸡的卫教大军走的时候匆忙,再加上她的男人没有任何头脸,所以,遗留下她和公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