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这以后,经过短暂的“和平期”,在胶东半岛以南、皖北(天朝将苏北与皖南对换,苏北划归了安徽,而皖南则归属江苏)以东的黄海海面,经过穆拉维约夫再次添油式补充的沙俄第三舰队与天朝红海军之间就又开始了持续的海上搏杀。尤其是在天朝红军控制了整个皖北之后,双方海军更是连续的“大打”交手。
作为红海军的海上战略,就是要首先掌握住胶东半岛以南黄海海域的主动权,为下一步红军在山东的作战提供屏障。而对于沙俄们在威海军港的大规模建设,红海军似乎并不是太想与沙俄们为难。正是为此,除去最后的阶段,当红海军完全掌握住了黄海主动权之后,才会有少数鱼雷快艇趁着夜幕掩护,偶尔跑过去捣捣乱,捞上一把小便宜,再顺便折磨一下疲惫的沙俄们外,红海军似乎更愿意把沙俄的战舰引的远远来打。
当然,除去偶尔会有的几次在迫不得已情况下与沙俄海上编队进行的大规模正面交锋外,红海军采取的往往都是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跑的海上游击战术,用以一点点地消耗沙俄舰队的总体实力。原因很简单,现在对于巴鲁什卡的沙俄第三舰队来说,他的战舰本来就没有英法等国的战舰速度快、火力猛,更何况是经过了天朝上海东方实业和天京军械所改装后的那些陆续购自于西洋各国的二手战舰,火力之猛、射程之远,都更是叫沙俄的战舰难以望其项背。
好多次,巴鲁什卡的舰队如果出去巡航的舰只一少,遇上幽灵似的红海军编队,那就注定倒霉到家了。可是一旦他们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红海军掉头就会跑,甚至是还就敢沿着沙俄们觉得本来是属于他们自己能够控制的近海海域跑,用巴鲁什卡的话说,那是跑得比陆地上的兔子还要快。
当巴鲁什卡带着沙俄舰队,对前面“落荒而逃”的红海军战舰死追不舍,非要置之于死地才后快的时候,往往追到了最后,难堪的事情就出来了。指不定哪片儿海礁丛中,或者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岛后面,甚至是一片明摆着的捕捞渔船中,都会突然窜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