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子的。经过对天京政权的分析,他们还得出了这个一个结论,那就是天京政权上层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倘若再有一段时间的安逸,很有可能还会爆发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内讧。按照正常的推理,在一种新势力初掌政权的时候,是亟需要一个修养时间的,这也就是他们认为在这种时候有可能达成议和这个念头的条件之一。另外,天京的阅兵仪式他们也有所耳闻,从各种渠道,他们大致知道了一些他们绝对不想,也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英国人向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出现在阅兵仪式上的太平天国那只可怕的武装力量,重炮、能连续发射出数百发子弹绝不停息的机枪等等等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一向骄傲的英国人的脸上,也情不自禁地透露出明显的自愧不如的羡慕和沮丧。
在近东,帝国本来想在土耳其这块儿肥肉身上得到些实惠,谁知道半途中杀出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帝国惨败了,败在哪里?普提雅廷等人都十分清楚,一是国力不如人家,二就是军队的装备远远落后于英法军队。难道这种悲剧又要在这里重演?这就是他们期望满清能够与南方的太平天国达成停战的主要心理。现在军队不具备与叛军决战的时机,他们想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继续要求沙皇陛下,尽快充实驻华派遣军的实力。至少也得能够拖延到正在进行和谈的近东战争完全结束,拖到大批有实战经验的正规军转移到中国战场上来之后,再开打不迟。
“不管他们,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做。”伊格纳季耶夫说话了,“先通过美国人去和天京的南方政府透透风,转告南方政府,我们俄国人出兵中国是绝对没有任何想在中国获得利益的目的,我们只是为了他们中国人的和平,是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文明的。让他们看在苦难的中国百姓的面子上,接受南北双方停战的意见,我们俄国人愿意做和平的监督和保障。”
“可以承认他们的太平天国政权的合法性,承认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府,以黄河为界,即便他们的势力还没有触及到的地方,也可以交到他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