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的时候,在天朝曾经一时掀起了一股扳倒英雄偶像,给那些历史上受到唾骂者翻案的怪风。
从秦二世身边儿的赵高开始,说所谓的“指鹿为马”其实就是栽赃,赵高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大忠臣,忠的不能再忠了,至于后来赵高自己黄袍加身,那是无奈,也是一种解脱百姓苦难的善举。赵高的案一翻腾起来,什么国家法治栋梁周兴、来俊臣(两个武则天时期的著名酷吏,给后人留下“请君入瓮”典故的卑鄙小人)啦,什么为了国家大计,甘愿承担自身骂名的秦侩之流啦,忠于爱情的吴三桂啊,甚至于导演出令所有汉人都必须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惨剧的多尔衮,制造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多铎及大汉奸李成栋等等,无一不有人盯上臭肉的苍蝇一样在历史的垃圾堆里翻腾。似乎不这样,就体现不出自己的渊博才学似的。
自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陈胜、吴广的倒台,岳飞、文天祥的哭泣,李自成的哀伤,还有无数为了保全发肤死去的人的默然无语。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韦昌辉是不是被冤枉了?黄子隆好像死的是不是有些不明不白?苗沛霖这样一个有大功于天朝的文武全才,为什么会死掉?也就都成了某些文人们刻意追求的爆炸性论文和杰作。于是,有人喊出陈玉成是挟嫌报复,是和诸葛亮同类的嫉才妒能者。
不过,这股歪风刮了不久,终于还是成了过眼烟云,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当某个已经不愿意再穿自己本民族的阔一长袖,嫌它有碍观瞻,赶不上潮流的文坛巨匠心血来潮地在岳王庙前指着秦侩“可怜”的跪像发出一声感慨,硬是要叫这个跪了那么久,丧失了那么长时间人身民主权利的汉奸站起来的时候,他和他的同僚们终于引发了众怒。秦侩委屈了,那么全天下数以百计永久跪着的大汉奸也就都该站起来了?
岳王庙前酿起了血案,那位文坛巨匠被愤怒的百姓们摔死在了秦侩的跪像前。
由此,倡导民主政坛的天朝领导层,也为之猛醒。经过认真地部署,他们断然决定发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