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手,于是,周得桂弃文从武,做了北王的侍卫首领,更叫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平皖军唯一的新军竟然归了他统领。
随后的庐州被困,周得桂没有急于搞什么献城。他觉得自己的势力还不够大,仓促之下难免会有闪失,那样,自己的心血就白费了。利用北王的信任,他一方面把罗金桂、田士文安排到军需供应官的重要位置上,一方面吩咐两个兄弟借公务的便利,大肆发展同党。
事情太出意外了,就在他们跃跃欲试准备起事的当口儿,西征军掉头杀了回来,庐州形势突变。周得桂只好暂且放置起了自己的计划。
再随着战局的发展,一度周得桂对他爱戴的大清朝廷都有些沮丧了。东、西两路大军捷报频传,洋人居然也被那个天神下凡的安王杀的服服帖帖,莫不是大清真的气数已尽?不管怎么说,他还是真的老实了一阵子。等到一听说北方的俄国人已经无私地和大清联了手,帮助大清训练新军,更有大批的大清军队蜂拥南下,周得桂塌实了没几天的心眼儿又活动起来了。大清到底是正统,只有投奔大清才会有自己的荣华富贵!
如今,周得桂开始赤膊上阵了,亲自利用种种借口,说服那些对天朝心有不满,或口出怨言的实力派人物。当然,他还没忘了,把自己统辖的这个红军营排以上军官全部以升迁为名,调出了现在已经更名为侍卫营的岗位,换上了自己觉得放心的人。
周得桂找过刘乃心,他知道,北王韦昌辉眼下在天朝的日子未必好过,如果能挑唆北王背弃天京,那自己的功劳可是盖天盖地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也只能借助刘乃心了。言谈之下,刘乃心对天朝果然是一肚子的苦水,在周得桂想来,一个堂堂的平皖军参谋长,居然连个象样的大堂都不许拥有,没有苦水才怪。可是,还没接触到实际问题,周得桂又听明白了,不要说北王自己,就是面前这位参谋长阁下也没有把大清放在眼里。正如他多次窃听得到的消息那样,他们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天京,他们的抱负在那里。
等到平静下来细细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