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丰坐在外侨区的人才招募处,又开始对一批新近涌到上海来的各国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面试。(^首^发^№)
内务部艾华的欧洲站工作成效斐然,一方面通过炒卖各种药品为内务部获取了巨额的利润,一方面四处网络人员,鼓动那些拥有抱负,或者是失意的学者们去东方。再加上那些已经到了天朝,深受实惠的人的消息反馈,现在的上海已不是从前那些流氓无赖类的冒险家们的乐园,而是有才华,能实干者们的天吧。
什么事情都是一样,想干的人多了,自然就良莠不齐。上海东方实业的科学院,是每一个能来到上海的学者们经过了解后都最期望的地方,那里待遇高不说,而且从事着的还都是尖端的技术研究。当然,对招募对象要求的条件也就更苛刻了。据说为此欧洲各国立时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那就是私下伪造各著名大学的毕业证书,价格也是与日俱增。自然,更火暴的还是外侨区里天朝开设的汉语补习学院。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海的劳动、安全两个部门,联合组建了专门应付外来人员的招募机构,所有来到这里应募的人员,要首先被分配到各民用工厂试用三个月,并通过汉语补习学院的测试。经过甄别,少数优秀的人员会被选入东方实业,而多数人员留在各个企业里,从事相当的工作岗位。至于一些冒牌者,只要愿意,照样可以在各工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例外。现在坐在林海丰旁边儿,同样成为了招募组官员的瑞典化学家本泽路斯就是其中的一个。
去年的年底,正在自己家中简陋的实验室内工作的本泽路斯,意外地来了两个东方的客人。经过介绍,本泽路斯知道了他们来自古老丝绸圣地,中国,其中一个叫张沛。张沛看着面露疑惑的本泽路斯,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新兴的天朝政府,坦诚直言,“我们天朝正在建立一所大学,希望先生前去任教。我们知道,先生在化学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但在贵国并不为人重视,您的pe发明也无人理睬。在我们的大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