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废除了以往长期沿用的田赋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农耕、合理负担的公粮制度。一是实行免征点,规定了人均粮食不满一百五十斤的农户免交公粮;二是对人均粮食在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农户,实行全额累进征缴率制征收公粮,具体的征缴率,还要按农户的贫富程度来确定。一般农户上缴公粮的比例仅在百分之五到八,而那些各地尚还能一时存在的大小地主们,却要拿出十之二三甚至是四到五来完成天朝政府的公粮征缴。三是对某些地区的租佃田地采取的是“加二减二”的办法计算粮食的收入,即出租者收入一百斤,要计算为一百二十斤,而佃耕者每收入一百斤,则计算为八十斤。这种公粮制度大面积的实行,对于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发动各地群众、巩固天朝的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了某些人的利益,声称不能出尔反尔的天王,竟然可以想到在百姓的身上打主意,用改变国制来维护少数人的荣华。当然,他现在所想到的那些少数人里,也许还并不包括他自己。
“如果这么去改,那才是真正动了天朝的根本。”杨秀清这一瞬间拿定了自己的主意,改,不仅要改,我杨秀清还要给你改出个真样来。你洪秀全打我的脸啊,呵呵,那咱们就谁也别好受了。“林海丰是什么样书我不管,我已经按照他的请求,把他的东征军队全部划归了达开指挥。如果他有贰心,他会这么干吗?现在,天朝面对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清妖了,俄国人,英国人,也许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洋人为了他们的利益而甘愿与我们为敌。我们必须,也只有依靠海丰、郑南两兄弟,才能实实在在地使天朝壮大起来。任何一个人在天朝的利益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天朝一旦倒了,天王和秀清也就都失去了一切。如果命都没了,什么东西都是再好也就成了不好了。所以,秀清以为,新官员的体制、安排必须屈从于天朝的利益。当然,一定会有人不满,不满就找我好了,不伸手干活儿的,以后就是什么都没有,想养大爷自己找地方去。谁敢闹事,我先取了他头上吃饭的家伙,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