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那可真是一点儿的意义都没有了。
他们的炮火,根本阻挡不住天军风驰电掣的马队。于是,丢弃了大炮的兵勇,就成了手无寸铁的兔子,又犹如一群被一锅沸水浇到了的蚂蚁,你挤我挤你,哪里喊杀声少点儿就先朝哪里逃,不行再掉个头。往往跑着跑着有人就莫名其妙地倒下了,没办法,只要是清军集中的地方,流弹就少不了。倒下去的即便还能剩下一口般口的气儿,随之而来的马踏人踩也最终会毫不留情地要了他们的性命。
朱锡琨指挥的天军士兵此时已经和无锡出来的清军绞在了一处。这股清军完全没有料到天军会出垒接战,仓促之下,只好和天军将士短兵相接。而朱锡琨本人此时却是亲自统领着几百弟兄,冲出营垒后,就由侧面直插清军的背后。
指挥出城的清军头目一见后路被断,眼睛立即就红了,再顾不上什么火烧营垒之类的事情,连忙掉转头,开始死命向回杀。他心里明白,城上已经没有足以来救援他的力量了,只有自己救自己这一条路。
陷入绝境的清兵,为了获取生存的希望,总会有超强的一股子勇气出现。朱锡琨低估了对方的实力,他开始知道自己一口吃不下这顿烫嘴的“饺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他咬咬牙放开一个口子,打算放过清兵,再从后面追杀。
秦日纲原本伤痛的心平静了许多。期待中的生力军都出现在了战场上,战局为之扭转。在审视了正面战场的形势后,他把目光转向了身后。朱锡琨大胆、甚至是不和时宜的战术,给了他一个瞬间产生的想法。
无锡城中守军仅有不足三千人,现在清妖既然集中了一千多的人马出南门,试图配合援兵作战,那么城门上的守军力量一定薄弱。再加上北面和东面都有天军各部的牵制,即便想增援也无从谈起。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时机稍纵即逝,不能犹豫。
秦日纲想到这里,一面派人飞报安镇的总指挥林凤祥,一面调集起几个营垒里剩余的部队,连同自己身边儿的亲随侍卫一起,立刻赶去增援朱锡琨,同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