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亲自出手!这才使得帝辛处于了一种被动的状态。
就在帝辛接收到情报不久,消息也传遍了朝歌,帝辛便在此时,宣布百官上朝。帝辛的真实年龄不过二十来岁,即使他不同常人,即使经历了这么多事,但是也绝不可能被如此栽赃嫁祸而不生气、伤心,关键是说都说不清,毕竟死无对证,而又没有人会认为姬发会弑父。
姬发除了在家中,都是以柔弱小君子的形象出现的,常被兄弟们取笑其懦弱无能,只有姬旦和伯邑考没有如此。其中姬旦和姬发乃是一类人,最有共同语言,内心中的邪恶一面常常在对方面前暴露,所以原本知道姬发真面目的,就只有姬旦。后来姜子牙来后,告诉了姬发一个“天命的秘密”,姬发便开始越发认真起来,他屡次去劝姬昌,却被辱骂不忠不孝,兄弟们知道后也都更加瞧不起他。姬发由于家庭内部从小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自身特殊的性格,逐渐就扭曲了心理,有一次在发牢骚说要杀了姬昌的时候,被伯邑考听去,但伯邑考并没有当真,也许当时姬发也只是说说,所以伯邑考也没有告诉父亲。而且伯邑考作为大哥,为人孝悌之义重,时常会照顾这个性格有缺陷的弟弟姬发,也许除了人格魅力还有容颜的魅力吧,姬发后来才会喜欢上他。但是姬发向伯邑考表明了心迹,这不但是性取向有问题,而且双方还是亲兄弟,伯邑考自然会失口说出姬发不知羞耻的话来。而作为最关心姬发,姬发最重视的人,说出这句话,自然会极大的伤害到姬发,再加上伯邑考的为人深得姬昌的喜爱,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姬发既喜欢他又羡慕他,当伯邑考严词拒绝后,姬发就自然因爱生恨,这才使得姬发的心理彻底扭曲,终于当初的说说罢了,也成了真实的做法。
当然,一般人都不会相信有人弑父,何况姬发还是圣人之子,形象都是带光环的,不了解姬发和先入为主的世人,他会相信什么呢?再加上巧妙的布局,后面的那条流言,就足以令很多人相信了。这一点帝辛当然很清楚,所以也就更加气闷,此时召集百官上朝,不过是看看百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