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几个月下来,刘志扬也摸清楚了门路,就选择炒老板鱿鱼自己出来单干了。
要说这奶茶就没多大的技术含量,很多东西都是预制的半成品,也没多少健康的东西。
不过这东西是真的暴利啊,刘志扬说干就干,在学校附近租下了一个门面,就一个人干了起来,因为背靠学校,奶茶自然不愁销路,很快这家不起眼的奶茶店就日进斗金了。
刘志扬想着,自己一个人干,终究是太累了,而且赚得好像也不算多,人嘛,总不会嫌钱多的。
刘志扬又在步行街附近租了一个门面,招人,开了一个分店,分店的生意自然也是爆火。
就这样,奶茶店一家一家地开,刘志扬的盘子也越铺越大,但盘子大了,成本也高了,人工、门面、水电都是钱,现金流是有限的,因为和供货商的关系也好了,刘志扬就开始赊账了。
正当刘志扬等着奶茶店为自己收拢资金的时候,刘志扬发现各大店铺的营收不增反减。
起初刘志扬还以为是店员做了手脚,后面一查发现是喝的人少了。
这不科学啊,居然还有人能抵挡得住奶茶的诱惑?
后面经过深入调查才发现,最近市面上推出了各种健康奶茶,健康饮品。
比较出名的是一家以鲜奶制品为主打的品牌店,其次就是主打健康饮品的果茶店。
这些店都是打着健康的旗号快速开拓了市场,实际上就是争夺了原先那些爱喝劣质奶茶的客源。
刘志扬一看,这情况不对啊,他也去买了几杯,还别说,是比自己的好喝太多了,只是价格却是自己的两倍,甚至三倍。
但就是有人愿意买单。
刘志扬知道劣质奶茶店是要开不下去了,必须转型,但转型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因为原来的品牌已经在顾客心中留下了一个刻板的印象,他的店就是卖的不健康饮品。
所以,在原来的品牌下推出新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能重新建立一个品牌,一切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