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销之上,被大量地节省了下来。
比方说军队的后勤供应体系。
因为军队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后勤供应体系也相当的减少,在这个人扛牛马拉的时代,为上百万人提供后勤供应和为三十万人提供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这个差距会更明显。
以前要一百万人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三十万人便绰绰有余了。
如此总体算下来,竟然还是大大节约了财力。
当然,诸如司军超为首的老派官员们担心军队数量太少会出事,会抵挡不住辽人的进攻的担心,也只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来检验了。
过去养着数百万的厢军,是老朝廷避免百姓成为流民,成为祸患的一种手段,说白了就是朝廷拿钱养着这些人,然后官员们又将这些厢军变成了自己赚钱的工具或者拥人,反正是朝廷养着,他们连工钱都不用出。
但现在,这些青壮们都不再是消耗钱粮的而变成了创造财富的人了。
更多的工坊需要更多的工人,更多的养殖场需查更多的工人,更多的土地被收回后需要更多的人耕种,更多的商队也需要更多的人充斥。
这一进一出之间,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被创造出来。
即便是老派的官员,即便是萧诚的反对者们,在这些改革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好处,现在这些人,在观念上都有了基本的一个转变。
即,他们反对的是萧诚这个人。
而不是反对萧诚所带来的这些改变,执行的这个政策。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人都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之中得到了好处。
即便是有朝一日萧诚真下了台,他所推行的政策,也照样还是会执行下去,
而这,也正是萧诚梦想达到的结果。
人亡政息的事情,要不得。
一个长期的能够得到延续的政策,一个长远的能够持之以恒可以执行的规划,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