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门这个道场占地两千余亩,设四门,四周以石墙围起,而大部分建筑紧挨着北门而建,而在这些建筑前方,有一个占了整个道场面积六成以上的广场,以平整的青石铺设而成,站在广场中,先不论建筑如何气派,光是这份空旷感,都无形给人一种海阔天空的错觉。在广场上,四角与正中央各一座略高于地面的台子,看其边缘,打磨的光滑如镜台子的图案居然是一副太极,太极的阳鱼由大理石划成,阴鱼由墨石构成,两者头尾相连,含义深远。
袁刚到达金丹门的时候,金丹门正在传道,数千人围着广场正中央的高台席地而坐,他们占据的范围,还不足整个广场的百分之一。
最靠近高台的是金丹门弟子,简元子赫然就在其中,但他们所占的比率不多,仅有打坐总人数的一成左右。
而在他们身后,许多袁族中年,甚至老年都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双腿盘坐,双手结印于胸前,努力的感悟天地元气。袁止深也坐在人群中,他今天才过来,对于这金丹门的功法,他有几分向往,自然努力的听着宁奇峰的讲道。
“晨,似时光伊始,万象皆新,天地元气,清新浓稠,便于吸收。可独立山巅,望日出东山。”一位白袍白发,白眉白须的老者正盘坐于高台,却是金丹门现任门主宁奇峰,为了答谢袁族的通力合作,他亲自作为其三个月的传道。宁奇峰声音不大,然而清晰地响于各人耳鼓,这些要诀,虽不记于书册,但乃宁奇峰毕生修为之凝结,字字珠玑或许说不上,但修行上的金玉良言却是当之无愧。
这一句落在袁刚的耳里,袁刚在脑海极快的描绘出一个站在山巅,望着东山升起太阳的场景。
不得不说,这个感觉非常美妙。他不禁停下脚步,细心凝听起来。
“暮,似叶落归根,万灵归巢,日落西山,天地元气,杂乱无序,不便吸收,可安坐于庭,体会今日所得。”宁奇峰这些讲的只是什么时候修行,什么时候不修行,然而他的语言极为生动,给人一种印象极深的画面感。袁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