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琉璃月,曾是秦国最富饶的陪都——东都重火城里的最美的戏娘,相传无数达官显贵为了听月娘一曲,一掷千金。
苏澈先生年轻时游历江湖,路过重火城,听了琉璃月的戏文,一见倾心,苦追三年,终于打动了月娘芳心,以身相许。这一段儿,苏庭筠暗地里想象了无数遍,很是奇怪,认为像老师这般淡泊的性子,竟然还有能让他执着三年去做的事情。
因琉璃月体虚,不能生养,苏庭筠的养父母没有亲生子女,苏庭筠自小随他们生活起居,早已是先生夫妇心中的孩儿了,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这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苏庭筠的聪明,也是让苏澈夫妇欣慰的。三岁过耳不忘,把听过一遍的戏文倒背如流;四岁作诗写词,七步成章;五岁便断国事论战局,头头是道,不输朝中文士将军。苏澈先生曾断言,“若此女为政,必名留青史。”
由于苏庭筠身份特殊,这些也只有苏家少数人知道。
苏庭筠六岁那年,三十年期至,苏澈先生携妻琉璃月离开苏府,自此不知所踪。
他们本想带上养女,离开前一晚,苏澈先生找到苏牧将军夫妇商量,奈何苏夫人万分舍不得,说了诸多母子情深,女儿还小不懂事会拖累你们的话,便作罢了。
苏庭筠一直在门口偷听,听到这里,心里生了亲娘好大的气,“明明不差自己一个女儿,干嘛还护的跟心头肉似的。”越想越生气,便回了闺房。
过了一会儿,苏庭玉大模大样的走进苏庭筠的闺房,摇着金边玉扇,眨着眼睛,幸灾乐祸的嘲笑苏庭筠“白日美梦做过了头。”
苏庭筠正在气头上,一把推倒了苏庭玉。
苏庭玉爬起来,毫不客气的要拉苏庭筠的头发。
苏庭筠侧身躲过,顺手抄起砚台就往苏庭玉身上砸。
苏庭玉迎身而上,砚台正砸在右肩上,墨汁撒了一身,白色的绸缎衣衫瞬间被黑墨染成了山水图。他踢倒了桌子,向前扑了上去。
器具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