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同伴忙要扑过去相帮,周涤宁便“啊”大叫一声冲过去,将他拦腰抱住,扑倒在地。
此处离塾堂极近,四人打斗的声音很快便传了过去。因是午休时分,堂中并无塾师坐镇,学童们听见动静都走了出来。看见四人撕作一团,不由挤在一旁起哄架秧子,又是拍手喝彩,又是言语挑拨。
周涤英等人出来看见,便慌忙过去拉架。却不妨那边亦有兄弟亲友,性情品格又各有不同,那性子暴躁的,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助拳;那品性卑劣的,平日与他们中谁有龃龉,便趁机撺掇,煽风点火。
周涤英等人眼看这边几个孩子吃了亏,到底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不由都将圣人之言抛到了耳后,撸起袖子跳了过去。外间守候的各家书童小厮们听到风声,亦都咋咋呼呼冲了进来,各帮着主子,你打我骂,沸反盈天混乱在一起。
起始不过三五个人的争执,到后面竟演变成十几人的混战。
塾师们听到动静,慌忙出来震慑的时候,形势已不好控制。便不得已将塾堂里的仆役唤来,又找来几个年长的学生,一齐发力,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将两边按捺住,一并拉到司塾值房中去处置。
这偌大阵仗,早有人通风报信到各家去。塾堂便在族居之处,各家离着都不远,因而听到消息后竟都差不多时辰到了。
各家来的主子唯有周涤清是个晚辈,且年纪最小,本轮不到她先说话,只她听了这从头至尾的缘故,却忍不住先冷笑了出来:“原来我们姑侄三人在诸位亲戚眼里,竟都是天煞孤星呢。”
众人听周涤宁叙说此事根由底细的时候,听到这一段,便心中打了个激灵。虽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但这般当场叫人抓住的却难善了,更何况话又说得这般歹毒。一个半大小子本不该说出这样淬毒入骨的话来,多半是从大人那边听来的,但又是哪些大人呢?
街坊族亲私下间,寻常都要传些闲话,周姑妈身份不同,更是嚼舌根的一个好话由。年前奔丧,丧后又带了个嗣侄回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