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那齐侯自誓师后当头晚上,便在昌国面见了段干朋,当下便惊为天人,听从了其围攻大梁的计策,接着又是好一顿详谈,直到深夜。当夜齐侯心情大好,这次出兵刚离开临淄便遇见了贤臣,这在迷信的古人看来,是个好兆头,难道这是要天兴大齐吗?齐侯竟难得的失眠了。
于是第二天早起时,齐军之中多了一名随军司马,虽然十万普通士兵并不清楚,但许多军中高级将领,却是都知道了齐侯架前又多了一名宠臣。
这一日又向西行了五十里,当晚歇在了于陵。
到了第三日,补过觉来了的齐侯牢记段干朋的说法,竟开始亲自催促起行军的速度来。于是这第三日,一向并不以兵强著称的齐军,竟又行了五十里远,这个速度比起魏军来,也是慢不了多少了。
再到第四日,上十万齐军终于受不了,天色发亮后,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出了营,好容易全部上路后,速度竟明显慢了下来,队形也乱七八糟,许多士兵都倒在沿路两边歇息,不肯再随队前行。
齐侯也是无奈,前两日的好心情一扫而光,于是齐侯立即召来军中将领和校尉,不料却遭到将军们的一致抵制。士兵们不愿意受苦,便只好向将军们述苦,可是将军们也不愿意每日这么拼命的赶路啊,于是齐侯竟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
更有甚者,有些将军还将矛头直指新任的军中司马段干朋,说都是这小子出的馊主意,放着新郑的魏军不打,偏偏要抢着去围攻大梁,你打大梁也就算了,大家都能跟着掠夺一番,可为什么还提议非要急行军。
无奈齐侯只得转头向段干朋问计,而第一次受到这么多将军表达不满,段干朋早就傻了眼,于是,段干朋只得向齐侯建议,今日歇息半日,以后每日的行程降为四十里。
在众将的压力下,齐侯很快就从谏如流了。于是,这场路边小树林旁的小型会议,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但这次军中紧急会议的效果却是极为明显的,会议的精神一传达下去后,全军顿时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