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动起了心思,但更多的人则是疯了一样似的打马奔向了城外,大王不是召集众臣么,这是有大事要宣布了。
更有不少的人则想起了一段春秋往事,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追随他的人几乎都被提拔成了高官,当今魏侯的祖先不就是这么发家的么?于是那马车你追我赶,认识的人坐在车上互相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大事当前,谁敢大意?
周扁自己也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时辰,自己的这大帐内便挤满了人。那黑压压一片,挤得密不透风的样子,这可堪比大朝会啊。还好这大帐够大。
太师是最后一个到的,而此时大帐之内已经按着官职高低以及与大王亲疏远近坐好了位子。
太师铁青着脸望了望下面,尔后冲大王一躬身道,“报大王,朝中诸臣,除了庞兴受了箭伤卧床不起外,其余的都来了。太后亲为大王选出的一百名寺人侍女已经在路上了,跟随大王王架的一百亲卫、一百御林军也都已选好。大王即将远行,东幸新郑和大梁,朝中如何,还请大王示下。”
而此时聚集在帐内的众臣早已通过交头接耳,搞清了事情的始末,好在有几位老臣压住了场面,不然真说不好要有些年轻气壮的要冲出去与魏军厮杀。这时听见太师发话,都竖起了耳朵。
只听大王的声音淡淡的响起,“诸位,应魏侯之邀,本王将往新郑以及大梁一游,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再回洛阳。本王不在之时,洛阳便交给诸位了。”
大王的话音刚落,大帐内便又闹哄哄的了。于是周扁不得不大声喝止住了场面。
“诸位,此事实为本王不得已而为之,诸位可有法可解?”
又是一阵喧哗之后,场面方才又安静了下来,众臣均是摇头。
“既然无解,那就不要再议,安心将洛阳替本王管好便是。其实本王东幸韩魏,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本王在魏军一日,我王室便可安心一日,将不再有天下任何一家诸侯敢胆冒犯我洛阳。能得魏侯庇护,实乃我王室发展的大好机会。本王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