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庄子的故事 > 第1113章 庄子的应帝王并非无为而治

第1113章 庄子的应帝王并非无为而治(4 / 5)

事而来,不要教条这句话的本身意义。古代人惜墨如金,或者说文笔就这风格,你必须承接上面谈的话题,连贯起来理解。

上面第一个故事说了,要让世人建立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三观正确了,社会基本上无须大治了。因为!世人比那两种小动物强。那两个小动物都知道如何规避灾难,难道世人还要我们去教他们如何规避灾难吗?

所以!天下无大事,作为帝王也就轻松多了,就可以逍遥游了。作为帝王,人民自治了,你只要把持大纲就行了,你制定好宪法大纲,具体实施细则就由人民自治去就行了。

如果你认为把律法制定得越完善越好,其实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世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优越于他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越律法的束缚。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然后!形成一种循环模式,管理者不断完善、细化律法。而世人为了自由地生存,就会不断地寻找律法的漏洞。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其实!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而是世人的人生观错误了。治理社会没有那么复杂,你给世人洗脑就行了。纠正他们错误地人生观,然后!社会不治而治。这样地治理,才是真正地无为而治。

第四个故事也是讲“帝王之治”的。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一段话从表面上讲,又好像在讲“无为而治”。其实不然!这个“无为而治”是在你有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基础上的。你没有改变过去的观念、成见,你仍然拘泥于“人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范畴上,你就会认为是“无为而治”。

你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你就不会认为这是“无为而治”

最新小说: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东宫娇妾 城南政北 替嫁太子妃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