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灭国”。
你不自己宣布自己不再是诸侯你也会被人逼死,一般为了保存后代,都明智地宣布“灭国”。这样做的结果是:子孙后代还有可能成为世袭贵族。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小诸侯国的悲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诸侯国一旦有了实力,就会去吞并比其他诸侯国,扩大自己的势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大的诸侯国和几十个小诸侯国。再小一些的诸侯国,都神秘地消失了。明智的小诸侯国君王,还留下了后代,成为世袭贵族。而不明智的小诸侯国君王,都断子绝孙或者是子孙后代隐姓埋名了。
诸侯争霸,是当时的时势所逼,成为时代潮流。
一旦成为附庸国,就要双重上缴赋税。一面向大周朝上缴赋税,一边向霸主国上缴赋税。
到后来!大周朝日渐衰落,上缴给大周朝的赋税还没有上缴给霸主国的多。
由此可见!成为附庸国后,附庸国的人民要承担多大地负担?
一旦成为附庸国,要想翻身,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一两代人的事。甚至!因此而没落。
宋国没有被灭国,但也是元气大伤。也因此宋国君王的位置落到司城子罕的手上,被司城子罕戴氏取宋了。
有些君王,他们明智地看出来了,当君王并不是一件很好地事,还不如明智地退出。不仅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还可以保留子孙后代的性命,不被人灭门、灭族。
由于时间紧迫,杨青儿没有时间回老妪家了,就跟随着楚国的军队走了,直赴前线。
到了前线,杨青儿才知道,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楚国并没有打算攻打宋国的都城,甚至!都没有打仗的意思。
楚国把军队调到前线,说实在地话,第一是为了镇慑别人,第二才是打仗。如果能不打仗的话,尽量不打仗。
楚国虽然强大,可面对魏国的联军,他们是不会遍地开花的,不会每个地方都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