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死亡!难道我们可以逃避吗?
对于死亡的害怕,庄子在《齐物论》还有这么一段精彩地劝解: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因为长得漂亮,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没有杀她。她当时哭得泪水浸透了衣襟,以为自己完蛋了;等到她进入晋国王宫,被宠为夫人跟晋侯同睡一床,吃着美味菜肴时,后悔当初那么伤心地哭泣,差点错过了好日子。
所以!我们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他们会不会后悔当初是那么地贪生呢?我们又怎么知道死后的生活是不是就不如活着的时候呢?就好比丽姬那样?以为完蛋了,却享受着荣华、奢侈。
对于道家来讲,死亡并不可怕,作为人是死了,可作为道,我们的死后的尸体还不知道将变化成什么?也许?变化为大椿?也许?变化为蝴蝶呢?也许变化为天长地久呢?
关于庄周梦蝶这个典故。
在庄子的《齐物论》最后一段里,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对庄周梦蝶,早已被人解释得云里雾里了。而真正正解的文章,没有多少。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正确解读应该是:
曾经庄周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一只蝴蝶,他感到特别地愉快和惬意,觉得这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还以为自己就是蝴蝶。
突然间他想起来了,顿时惊惶不已:我到底是庄周呢?还是蝴蝶呢?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呢?
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庄周就是庄周,蝴蝶就是蝴蝶。人与蝴蝶都来源于道,都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