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物移动了,我就跟着变化、移动,我怎么没有节操呢?
你要说我没有节操,那么!我所依赖的那个物它才没有节操呢?你要说我所依赖的物没有节操,那么!阳光它还没有节操呢!
我所依赖的那个物难道要像蛇的蚹鳞和鸣蝉的翅膀那样吗?长在阳光的身上?那样!就看不见我影子了。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怎么就成了影子呢?我又怎么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做影子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传统解读中,一般都解释为依附。影子的影子依附影子,影子依附于物,物依附于阳光。
那么阳光依附于什么呢?
把这段文字安排在《齐物论》里,就成为这样地解释了。
那么?阳光依附于什么呢?
不需要多余地解释,联合上文来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阳光依附于太阳,太阳依附于道。因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因为有了道,从而有了一切。有了太阳、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一切。
这样解释也能说得过去,但是!放在《齐物论》篇中,后世编辑整理者也并非完全这是个意思,一样还有更深地喻意,很隐晦地暗示,也是庄子原著中可能要表达的。
后世编辑大能,为了文章、为了学术思想不被封杀,而把喻意隐藏得更深了。
其实!喻意就是指:世人都是那么地庸俗,就跟影子一样!模仿别人、效仿别人,没有自己的脑子,没有经过自己的脑子。
世人都是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影子的影子依附影子而存在,影子依附别人、他物而存在。别人、他物又是依附于阳光而存在。
世人都是影子,那么?谁是阳光呢?
阳光就是那些我们所依附的人!
谁是我们所依附的人呢?
我们所依附的人,就是儒家或者墨家以及诸子百家,就是那些教导我们如何生活的人。
世人都是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我们都是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都依附